
第五屆口腔跨學科咬合重建學習班
第五屆(2017.12— 2018.10)
當我們把咀嚼器官作為人類機體不可分割的功能部分,咬合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近年來咬合與其功能的研究被口腔跨學科的研究者所重視,特別在口腔正畸、口腔牙周病、以及種植牙、全口修復重建等。另外,如果想成功實現(xiàn)結果導向的牙合學理念,牙醫(yī)與技師在平等條件下的密切合作就是必要的前提條件。對此,由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口腔醫(yī)院主辦,維也納跨學科咬合功能學院-Slavicek亞洲牙學院承辦的第五屆口腔跨學科咬合基礎理論與標準化操作培訓班。
Dr. Miguel Assis
碩士:奧地利維也納醫(yī)科大學口腔修復科碩士
研究課題:下頜功能紊亂的正畸學就讀于奧利地維也納跨學科牙科學院
研究課題:咀嚼器官的功能和功能紊亂就讀于奧利地維也納跨學科牙科學院
研究學習:國際正畸馬拉松課程 就讀于日本神奈川牙科大學
口腔正畸專業(yè)就讀于西班牙圣地亞哥大學
Dr.Alejandra Londoño
博士研究生:顳下頜關節(jié)和咬合的修復 就讀于日本神奈川牙科大學
碩士:奧地利維也納醫(yī)科大學修復學碩士
研究課題:下頜功能紊亂的正畸學 就讀于奧利地維也納跨學科牙科學院
研究課題:咀嚼器官的功能和功能紊亂 就讀于奧利地多瑙河大學
研究學習:國際正畸馬拉松課程 就讀于日本神奈川牙科大學
專業(yè):口腔正畸學就讀于哥倫比亞波哥大軍醫(yī)大學
畢業(yè)于哥倫比亞馬尼薩萊斯自治大學
Dr. Anastasia Saltykova
現(xiàn)任Rudolf Slavicek教授的研究和科學助理
VieSID牙合學課程臨床授課教師
現(xiàn)在奧地利Weber教授人類學研究工作
Dr. Diana Badreddin
俄羅斯庫班國立醫(yī)科大學理學碩士
2007意大利學習Gianfranco Cesaretti醫(yī)生的牙科神經(jīng)肌肉學
美國紐約牙科大學學習Michael Gelb醫(yī)生的夜磨牙、鼾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
2009法國巴黎學習Jean-Marie Landouzy醫(yī)生的TMJ、診斷、牙科與正骨治療系統(tǒng)
2008-2010 奧地利Danube大學跨學科牙科碩士
2011-2013 意大利都靈正頜正畸部培訓
2013-至今維也納“咬合創(chuàng)傷”博士在讀
1.兩天合學基礎理論另加一天機械面弓上頜架操作(如參加實操請?zhí)崆皥竺?,并自行準備個人自己的模型)。
2.全程中文翻譯。
福州市交通路88號福建醫(yī)科大學F樓 口腔醫(yī)學院
模塊A: 12月11日-15日, 2017 (5天)(福州)
模塊B: 03月12日-16日, 2018 (5天)(福州)
模塊C: 06月18日-22日, 2018 (5天)(福州)
模塊D: 10月01日-05日, 2018 (5天)(福州)
1.本課程為連續(xù)漸進式加深的國際標準課程,含A,B,C,D四個模塊。
1)一次性交2萬/4模塊;不接受分期執(zhí)行(沒有聽的模塊下一期可補聽)。
2)單模塊學習6000元/模塊
2.此招生包含前三天理論課部分,不可參加后兩天的實操課。后兩天可安排進行免費補習或自行離開。
畢昕 13810355538 丁浩 18068119231 王峰18612707451 郭瑋13466522819
主辦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口腔醫(yī)院
承辦單位:維也納跨學科咬合功能學院-Slavicek亞洲牙學院
協(xié)辦單位:北京優(yōu)泰克科技有限公司